Menu Close

钱学森奇文:粮食可以亩产3.9万-7.8万斤

正在查看 3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1358
      记录 历史
      管理员

        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毛泽东说是听了钱学森的话。 1958年大跃进放粮食高产卫星最高达致亩产水稻13余万斤,毛泽东说是听了科学家钱学森的话。钱学森1958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是一个确凿的证据。其实此前此后钱学森还有六次着文鼓吹匪夷所思的粮食高产,简述于下: 第
        [See the full post at: 钱学森奇文:粮食可以亩产3.9万-7.8万斤]

        钱学森奇文:粮食可以亩产3.9万-7.8万斤

      • #1364
        ChinaNewsCenter
        管理员

          钱学森是一位知识面很广、思维很活跃的力学家。早在1958年4月,他就在一篇“向党交心”的文章中提出了一套方法来估算粮食的可能产量:

           

          最近我算过这么一个粗浅的账,就是地球上一个单位面积上,受太阳的能有多少。假设我们说一天太阳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时太阳光能照上去,如果我们只计算1%的能用来转变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这个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那么就可以在一亩面积上年产约八千市斤的淀粉。当然这里面有许多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文章,称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后放出了小麦亩产三千五百三十斤七两半的“卫星”,并配发社论《向创造奇迹的农民兄弟祝贺》。仅仅4天后,钱学森就在《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说明性的短文,对粮食的可能产量作了“科学的计算”:

          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钱学森的短文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注意,毛变得真正相信稻麦能够亩产万斤,还提出要研究“粮食多了吃不完怎么办”的问题。1958年10月27日,在参观“中国科学院跃进成就展览会”时,他对钱学森说:

          你在青年报上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陆定一同志很热心,到处帮你介绍。你在那个时候敢于说四万斤的数字,不错啊。你是学力学的,学力学而谈农业,你又是个农学家。

        • #1365
          ChinaNewsCenter
          管理员

            得到最高领袖毛泽东的认可和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大力推介后,钱学森的这篇为粮食亩产万斤提供理论论证的短文不但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和基层干部吹牛时的想象力,还令那些比较务实的干部也不得不跟风吹牛[8],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7月,水稻开始收割,《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亩产5000多斤、9000多斤、10597斤的“卫星”。

            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套红标题报道,湖北“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并配发了照片——四个儿童在田中生长得密密麻麻的稻穗上跳跃。8月31日,报道出的亩产突破了钱学森推算出的4万多斤,开始“跃过五万大关”。9月5日,报道“一亩中稻6万斤”。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广西环江县一试验田水稻亩产130434斤。10月26日,中共江西省乐平县委会声称该县超美人民公社太安大队获得了亩产161853斤晚稻的高产。

             

            10月27日,对于前述毛泽东的赞扬,钱学森回答说:我不懂农业,“只是按照太阳能把它折中地计算了一下,至于如何达到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而且,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有错误。”1959年国庆前夕,钱学森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那个计算方法略微进行了一些调整:

          • #1366
            ChinaNewsCenter
            管理员

              钱学森论证的逻辑漏洞

               

              这些文章所得结论虽然有别,但论证方法是一致的:都是计算每亩地一年能接受多少光能,然后估算这些能量有多大比率能转变成作物的干物质,干物质中又有多大比例为粮食。所不同的,主要是对作物叶子的光能转化率的估计,从1958年4月的1%,到1958年6月的30%,又到1959年9月的1/6,到1993年的50%。这些计算,貌似严谨、科学,颇能迷惑一些崇敬科学的人。甚至在粮食高产“卫星”的真面目被揭露五六十年之后,还有聪明如叶永烈者相信。

               

              这种论证真的可靠吗?我们可以根据同样的逻辑,试着在别的领域做一些推演:

               

              目前全世界约有80亿人口。科学计算表明,若每个人给我一毛钱,那我立即就会成为亿万富豪。就算只有占世界人口17.5%的中国人给,我手头的钱,也将不是现在的2000块,而是2000块的7万倍!

               

              不知读者诸君,还会不会觉得这个推演很严谨?一毛钱虽然不多,可凭啥14亿中国人都要送你钱?

               

              我们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做推演:

               

              一个成熟的男子一天可以产生1亿个精子,以他成熟后还能健康生活50年计,这辈子他一共可以产生1.8万亿个健康精子。由于产生一个子代只用掉男子的1个精子,所以,从理论上讲,一个男子能产生的最多子代数是1.8万亿个。就算实际只有50%的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子代,一个男子的最高子代数也不是现在爆出的一百多个或八百多个,而是一百多个的数十亿倍——9千亿个!

               

              不知读者诸君,会不会觉得这种推演十分可笑?在自然状态下,男人的绝大部分精子都没机会与女人的卵子结合,凭什么其致孕率能从百亿分之一跃升至50%?钱学森同样没有在文中提出具体可行的举措,令中国小麦、水稻的光能转化率,或者说光合转化率,从1958年实际的0.1%左右跃升至他所说的1%、30%或1/6。

               

              让我们再换一个与粮食作物生长更为接近的领域来观察。人每天都要获得空气、水和食物。其中,吸入的空气最多。一个50kg的人每分钟约吸入8-30升空气。以较低值12.5升计,一昼夜约吸入空气18立方米。空气密度为1.293千克/立方米,一天约吸入空气23千克。若每天喝进的水以2千克计,吃进的食物以2千克计,则每天共输入物质27千克。以这个数乘以365.25,则一个人一年能输入9861.75千克物质。以平均寿命80岁计,则一人一生约输入物质788.94吨。

          正在查看 3 条回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